近日,鄂王城遗址保护发展中心正式成立,标志着鄂王城城址及周边遗址从此进入专业化、系统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阶段,对于传承荆楚文化根脉、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据悉,鄂王城城址位于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湾,是鄂东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东周历史文化古城址之一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对研究鄂东南地区东周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、科研与艺术价值。
近年来,大冶市高度重视遗址的保护工作,并积极探索遗址文化展示水平及活化利用效能提升途径。在此背景下,建立专门保护机构,实现常态化、专业化保护成为必然。鄂王城遗址保护发展中心由此应运而生。
据了解,鄂王城遗址保护发展中心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加强遗址保护,制定科学保护计划,开展日常巡查管理与抢险修缮。深化学术研究,联合高校及考古机构系统推进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。同时,在保护的前提下,推动活化利用,做好文化阐释与宣传教育工作。
“鄂王城城址的西城垣,其南段为城址最高处,形似烽火台。目前,土筑城垣、东门、西门及建筑台地等遗迹仍清晰可辨。”鄂王城遗址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唐维介绍,据初步统计,城址东西长约500米,西北宽约400米,城垣总长为1530米,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。现存城垣基脚宽约20米,顶宽约10米。在遗址西部、西南、西北岗地发现有集中分布的封土堆,共117座。该遗址入选“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150项名录。(记者 殷珂 通讯员 程长珠 余锦杰)